台灣糖業文學作品選集(二) 台灣糖業數位文學館
申請單位: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計畫主持人:蔡忠道教授、簡添興教授 申請日期:中華民國 101 年 03月 08日 |
計畫內容
一、 緣起
台灣製糖工業的發展,如果從1902年,日本在高雄縣橋頭鄉成立橋仔頭製糖所算起,已經超過百年;如果追溯到荷治時代,台灣生產蔗糖外銷日本,則已四百年以上。糖業,是台灣代表性的產業,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產業。也就是說,糖業影響滲透至每一個台灣人。這樣的產業,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媒材,從不同的角度加以紀錄,例如影像、文字,或者歷史、文學。綜觀今日針對台糖的發展與影響的專書,有楊彥騏《台灣百年糖紀》等,卻仍缺乏文學角度的整理。筆者身為台糖的子弟,又是出身雲林,不論是父親的身影,或者是家鄉的回憶,都充滿了甘蔗的身影,也滿溢砂糖的甜味。去年,個人不揣冒昧,提出「台灣糖業文學作品選集」的計畫,蒙獲台糖公司及胡董事長的支持,經七個月的蒐集,對台灣糖業文學做了初步的整理,編撰成《台灣糖業作品選集》,共收錄古典詩7首、現代散文37篇、報導文學3篇、現代小說8篇、現代詩9篇,共計64篇,還有一篇作家採訪。
二、 計畫內容
延續第一年的計畫,第二年將計繼續蒐集台灣糖業文學之相關作品,並挑選代表性作品,將作品文本、賞析與作者資料等內容,編撰成冊,交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外,為了能推廣台灣糖業文學的閱讀,預計架設「台灣糖業文學」網頁,在取得作者授權之後,將作品以及相關資料放在網路上,供網友閱讀。
(一)古典文學
主要是清朝統治、日據時代作家的作品,包括古典詩、古典散文、古典賦等文類。例如,郁永河〈竹枝詞〉:
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蔥蘢路欲迷。
綑載都來糖部裡,只留蔗業餉群犀。
(二)現代詩
包括日據時代與現代作家的作品。例如,林獻堂〈斗六吏〉、賴和〈覺悟下的犧牲〉、吳新榮〈煙囪〉、路寒袖〈五分車〉等。
(三)現代散文
包括日據時代與現代作家的作品。例如,古蒙仁〈同心圓〉、郭漢辰〈糖的奏鳴曲〉等。
(四)現代小說
包括日據時代與現代作家的作品。例如,賴和〈豐作〉。
至於採訪的作家,除了已經採訪的曾美玲女士之外,還會採訪其他作家為主,包括兩個部份:一是創作糖業文學的作家,例如古蒙仁等;一是出身台糖事業體的作家,例如施魯生、楊乃藩等
。
一、 步驟與進度
(一) 架設「台灣糖業文學」網站,充實網頁內容。(第一-八個月)
(二) 持續蒐集相關資料(第一個月-第五個月)
- 1. 古典文學方面:檢索《全台詩》、《全台文》、《全台賦》等,搜尋台灣糖業相關作品。
- 2. 現代文學方面:檢索作家全集、選集、年度文選……等書籍,也擴及發表在網路的優良作品。
(三) 資料之繕打分類(第二個月-第六個月)
- 1. 依據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現代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將作品分類。
- 2. 繕打成電子檔儲存。
- 3. 完成三校。
(四) 作家訪談(第三個月-第七個月)
- 1. 針對創作「台灣糖業」質量具精的代表作家、以及出身台糖事業體的作家進行訪談,前者如古蒙仁、後者如施魯生、楊乃藩等。
- 2. 如果是當代作家,則直接聯繫訪談;若作家已經作古,則聯繫其眷屬或研究者進行訪談。
(五) 蒐集作者資料,撰寫相關賞析。
(六) 協調作家授權,將相關資料張貼在網頁上。
(七) 修訂完成。(第八個月)
二、 預計成果
(一) 架設「台灣糖業文學」網站,喚起大眾閱讀糖業文學的興趣。
(二) 相關網站無償與台糖網頁連結。
(三) 在取得作者的授權之後,相關作品無償提供台糖公司使用。
(四) 為台灣糖業的發展留下珍貴的史料。
(五) 提供學界研究糖業文學的完整資料。
計畫主持人資料表
蔡忠道教授簡介
蔡忠道教授,現任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包括魏晉玄學、史記學、先秦儒道、現代散文。近五年內主要著作(五年內已出版著作)如下:
一、期刊論文
(1) 蔡忠道。2010.11。〈牟宗三先生對才性論的闡發-以《才性與玄理》、《歷史哲學》為中心〉。《鵝湖》第425期,頁27-37。
(2) 蔡忠道。2010.08。〈《史記》生死觀析論〉。《秦漢研究》第四輯,頁110-121。
(3) 蔡忠道。2010.07。魏晉理想社會-以阮籍為考察中心。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頁521-544。
(4) 楊徵祥、蔡忠道。2010.07。《史記》的閱讀與教學-以文本閱讀為中心。2010語言文學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32。
(5) 蔡忠道。2010.06。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倫理價值的追求。《哲學與文化》第433期,頁83-99。
(6) 莊藝淑、蔡忠道。2009.12。展讀南投山水人文-吳晟《筆記濁水溪》析論。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頁167-183。
(7) 蔡忠道。2009.01。《世說新語》處世思想析探,《國文學報》第九期,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頁77-98。
(8) 蔡忠道。2008.12。《莊子.達生》析論。收在《紀念施銘燦教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頁1-16。
(9) 蔡忠道。2008.06。《史記.樂毅列傳》析論-以其內容構成與武將典型為中心。收在張高評主編,《人文與創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頁33-58。
(10) 蔡忠道。2007.12。《史記》武將類型析論-以<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為中心。收在《堂堂乎張-紀念張子良教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11) 蔡忠道。2006.10。陸賈儒道思想析論。鵝湖月刊376:44-54。
(12) 蔡忠道。2006.08。王弼處世思想析論-以《老子注》為中心。成功大學六朝學刊第二期:99-124。
(13) 蔡忠道。2005.12。昔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史記。刺客列傳》及其改編研究。嘉義大學人文研究期刊創刊號:53-80。
(14) 蔡忠道。2005.09。作業設計在教學的運用-以《史記》課程為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三期:259-280。
(15) 蔡忠道。2005.03。借一雙想像的翅牓-現代文學作品在論孟教學的運用。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第四期:35-65。
(16) 蔡忠道。2003.03。秦漢之際思想淺析。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第二期:1-32。
二、研討會論文
(1) 蔡忠道。2010.12。〈悲劇英雄與立功將領〉,古文獻與嶺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
(2) 蔡忠道。2010.11。〈《史記》漢初武將析探〉,第八屆先秦兩漢國際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中文系。
(3) 蔡忠道。2010.05。竹林玄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學術史的考察。竹林文化的形成、流播與影響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
(4) 莊藝淑、蔡忠道。2009.12。展讀南投山水人文-吳晟《筆記濁水溪》析論。南投縣文化局
(5) 蔡忠道。2009.11.28-29。阮籍<通易論>析探。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父紀念館
(6) 蔡忠道。2009.09。牟宗三先生對才性論的闡發-以《才性與玄理》、《歷史哲學》為中心。第八屆當代新儒家國際學術會議,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
(7) 蔡忠道。2009.08。立功與掘墓-《史記》秦朝武將之考察。第五屆語體與語言風格學術研討會,山東煙台大學人文學院
(8) 蔡忠道。2009.07。魏晉倫理思想析探-以嵇康為中心。第十六屆國際中國哲學年會,輔仁大學哲學系
(9) 蔡忠道。2009.04。魏晉理想社會-以阮籍為考察中心。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
(10) 蔡忠道。2008.11。《史記》命論析論-以<外戚世家>、<李將軍列傳>為中心。中國倫理思想之現代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哲學系
(11) 蔡忠道。2007.10。《史記.外戚世家》析論-兼論《史記》的命論。第二屆美感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12) 蔡忠道。2007.08。《史記》生死觀析論。司馬遷與《史記》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陝西省司馬遷研究學會
(13) 蔡忠道。2007.06。《史記.樂毅列傳》析論-以其內容構成與武將典型為中心。人文與創意研討會。成功大學文學院
(14) 蔡忠道。2007.04。《世說新語》處世思想初探,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三)魏晉南北朝。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15) 蔡忠道。2006.12.15。阮籍處世思想析探。第一屆台灣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當代與世界中國哲學論壇。南華大學世界中國哲學研究中心。
(16) 蔡忠道。2006.11。王弼處世思想析論-以《周易注》為中心。第三屆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17) 蔡忠道。2006.04.22。郭象處世思想析探。第一屆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
(18) 蔡忠道。2005.11.25-26。莊子處世思想析探。美感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19) 蔡忠道。2005.04.08-09。作業設計在教學的運用-以「史記」課程為例。2005華文地區大學通識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0) 蔡忠道。2005.03.26。昔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史記.刺客列傳》及其改編探究。古典文獻的現代詮釋研討會。東海大學中文系。
(21) 蔡忠道。2004.11.06-07。黃老處世思想析探-以漢初君臣為中心的考察。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收錄會後論文集)
(22) 蔡忠道。2004.10.23。借一雙想像的翅牓-現代文學作品在論孟教學的運用。第二屆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人文藝學院。
(23) 蔡忠道。2004.03.26-27。嵇康處世思想析探。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收錄會後論文集)
(24) 蔡忠道。2003.9.4-5。陸賈儒道思想析論。第七次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哲學系。
三、專書及專書研討會論文
(1) 簡添興等。2010.09。嘉大中文應用文。台北;文津出版社。
(2) 蔡忠道等。2009.2。現代散文選。台北:五南。P 300
(3) 蔡忠道。2008.12。陸賈思想之研究。台北:花木蘭。P 175
(4) 蔡忠道。2007.2。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文津。P 326
(5) 張清榮主編。蔡忠道等編撰。2001.01-2003.07。國語(第三冊-第九冊)。台南:南一。
(6) 袁暉主編。蔡忠道等撰寫。2002.01。現代漢語縮略語詞典。北京:語文。P 556
(7) 袁暉主編。蔡忠道等撰寫。2000.12。標點符號詞典。太原:書海。
(8) 蔡忠道。2000.6。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台北:文津。P 276
(9) 傅正玲主編。蔡忠道等撰寫。1999.2。耕讀-成長書目。台北:五南。P 575
簡添興教授簡介
簡添興教授現任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宋代文學、歐陽修專題、古典文學。主要著作如下:
一、期刊論文
(1) 簡添興。韓琦之為人及其與歐陽修之交遊。《嘉義農專學報》第二十六期,1991,頁327-345。
(2) 簡添興。富弼之為人及其與歐陽修之交遊。《嘉義農專學報》第二十三期,1990,頁195-205。
(3) 簡添興。杜衍之為人及其與歐陽修之交遊。《嘉義農專學報》第二十二期,1985,頁307-318。
(4) 簡添興。韓愈與炊陽修之文論。《嘉義農專學報》第十一期。1985,頁29-46。
(5) 簡添興。韓愈與炊陽修之闢佛思想。《嘉義農專學報》第十期,1984,頁43-50。
二、專書
(1) 簡添興等。2010.09。嘉大中文應用文。台北;文津出版社。
(2) 簡添興。《歐陽修交遊舉要》,嘉義:紅豆書局,1991。
(3) 簡添興。《歐陽修之生平及其文論》,收在《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論文輯》第三集,1986。
(4) 簡添興。《韓愈之思想及其文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7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