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彥騏〈台灣中部糖業鐵道樞紐──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虎尾驛〉

楊彥騏《台灣百年糖紀》,頁110-112

 

  在雲林虎尾鎮中山路與民族路口,有一棟淺藍色雄偉的日式建築,其玄關門口處掛著「虎尾總糖原料辦公室」,這棟建築曾是警察中隊的辦公室。但是除了當地的耆老外,現在的年輕人多半不知道,這棟建築物亦曾是台灣糖業鐵路中部的總樞紐──虎尾驛。

  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九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爆發「日糖事件」,這個事件吸引了日本大財團──藤山家族,接收在台灣的製糖工廠。藤山雷太是一個資本雄厚,且企圖心不小的企業家,他接掌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後,隨即大家整頓旗下的工場。明治四十三年(西元一九一○年)虎尾工場增建產量一千英噸的第二工場,並與總督府鐵道部協商計畫在他里霧(雲林縣斗南鎮)與五間厝(雲林縣虎尾鎮)之間,設立一條縱貫線支線,以利粗糖運送回日本。這條支線於明治四十三年一月卅一日通車,至今這條運輸現仍是台鐵重要的運輸線。

  除此之外,大日本製糖也在自己的原料區內設立客貨輸送線,在土庫、西螺、二崙、崙背、元長等街庄設立車站。明治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一一年)大日本製糖與北港製糖聯合經營從五間厝、土庫、龍巖(雲林縣褒忠鄉)至北港線。明治四十五年(西元一九一二年)又與斗六製糖會社合作經營五間厝、他里霧、斗六段路線,這條線路還於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延長經營至崁頭厝(今雲林縣古坑鄉)。換句話說,當年還稱為五間厝驛的虎尾驛,其鐵路連結網涵蓋整個濁水溪以南的雲林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藤山雷太在朝鮮開發生產甜菜糖失敗後,將其製糖事業重心轉移至台灣。大正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在虎尾製糖工場設立新的榨蔗機器,使得虎尾製糖工場產量達三千二百英噸,成為全台灣最大製糖工場,並在隔年設立號稱「東洋第一」的酒精工場,短短幾年間,虎尾成為製糖重鎮的「糖都」。大日本製糖將虎尾製糖工場更名為台灣工場,把台灣支社也設立於此,這些措施在在說明了藤山財團將虎尾作為進軍台灣糖業的總指揮部。

  昭和二年(西元一九二七年)台灣銀行因金融危機而休業,多家製糖會社應聲倒地,藤山集團藉此機會兼併東洋製糖,而大倉財團的新高製糖支配權也給藤山雷太掌控,藤山財團躍升為台灣三大製糖產業龍頭之一,而鐵路的發展也隨著企業的擴張,形成龐大而細密的運輸網。

  一九三○年代後期,台灣又發生大規模的糖業裁併,大日本製糖幾乎將台灣北中部所有的製糖工場兼併,當時虎尾驛最北可達濁水溪岸,最南可達南靖驛(嘉義縣水上鄉),這個區域的五分仔車運輸皆由大日本製糖管轄,虎尾驛是這個區域的總樞紐,客運量之大居全台五分仔車運課量之冠,其地位一點也不亞於當時縱貫線上的嘉義驛(當時嘉義驛是彰化以南,台南以北的縱貫線運輸樞紐)。

  一直到日治時期結束,大日本製糖的運輸線都受濁水溪的分割而分南北,從虎尾到台中,不論是載客或運糖,必須透過斗南縱貫線的轉運,十分不方便。日本雖在戰爭期間企圖興建西螺大橋,但因戰備投降而功敗垂成。民國四十二年西螺大橋正式通車,虎尾火車站的運輸線與彰化溪洲糖廠線連結,當時的旅客可從台中車站一路搭乘五分小火車到南部的南靖糖廠,經由轉車最遠可達屏東的南州糖廠(屏東縣南州鄉)。糖廠五分仔車線遍佈台灣中南部,透過虎尾站的轉運,可達任何一個糖廠鐵道經過的城鎮,相當便利。

  虎尾火車站因為西螺大橋的通車,而業務量增加,商旅學生絡繹不絕,人潮激增,使得原來的虎為驛不得不更換成較大的車站,以紓解空間不足的窘境。於是在民國四十四年,虎尾糖廠在虎尾貨物掛(台鐵虎尾貨物管理站)另覓一地,興建更大型的車站,此舉創下有史以來台灣第一次,也是唯一次的五分仔車車站,因為業務量激增而遷站的紀錄。

  民國五、六○年代,台灣糖業衰退,許多糖廠紛紛撤廠關閉,鐵路客運業務也日益萎縮,短短幾年間,台灣五分仔車客運業務,幾乎全面停擺,虎尾火車站也因為年年嚴重虧損,而於民國六十四年關閉,停止業務,結束其六十六年的風光歲月。現今從它那安靜祥寧卻又雄偉壯闊的建築裡,似乎依稀還可以感受到當年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


作家介紹

 

 

 

    楊彥騏,生於民國五十九年,籍貫為雲林縣虎尾鎮,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現於私立協志高中任職,兼任虎尾鎮旅遊諮詢中心主任、雲林縣虎尾巴文化協會理事長等職務。身為教育者、文史工作者的楊老師,更是一位稱職的散文作家,曾榮獲中華民國文化復興總會文化貢獻獎、博客來2000年優良讀物推薦獎、2006聯合報文藝營散文創作獎、2009寰宇文學獎佳作等殊榮。

 

    楊老師以兼具感性、理性的筆觸述說這塊土地的歷史與人情,認為歷史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並且進一步思考政策、資源分配,以及社會階層等問題。是以他本人積極投入本土化、地方化的文史工作,時常發表有關故鄉虎尾的文章,重要著作則有:《台糖百年糖紀》、《虎尾的大代誌》、《古坑咖啡魅力31館》、《虎尾鎮開發史》等文史散文作品。

〈台灣中部糖業鐵道樞紐──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虎尾驛〉

    本篇文章以嚴謹的歷史考證手法,講述虎尾驛由崛起、發展、興盛,到最後沒落的過程。開頭先從虎尾驛當前的狀況為引子:為何從台灣糖業鐵路中部的總樞紐變成如今的虎尾總糖原料辦公室的呢?給予讀者一個懸問,其後再一步步描繪虎尾驛的過去的軌跡。

    這個平凡的小地方之所以得以蛻變,係因其本身豐富的資源條件,適逢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爆發「日糖事件」的契機,又得到一位資本雄厚且企圖心不小的企業家藤山雷太的慧眼相識。宛如一位英雄的塑造需要天時、地力、人和般,虎尾驛以燎原之勢迅速發跡,成為全台灣最大製糖工場,設立了號稱「東洋第一」的酒精工場,兼併東洋製糖、躍升為台灣三大製糖產業龍頭之一,更因展業發展連帶推動了交通、都市等進步,在當時實在不可一世。

    然而,就在讀者為這樣的繁華、成就感到欽佩不已時,文章忽然即轉彎,短短的最末段,就敘述了民國五、六○年代,台灣糖業衰退、糖廠撤廠關閉,鐵路客運業務萎縮、虎尾火車站關閉的遭遇。在段落長度、內容上都呈現高度的落差與對比,引人不禁感嘆「繁華落盡」;然而時間拉回現在,見其安靜祥寧卻又雄偉壯闊的模樣時,那些繁華卻依然保留在人們的懷想之中,永不衰滅。

 

延伸閱讀

1.《台糖百年糖紀》,楊彥騏著,台北:果實出版社,20017月。

2.《虎尾的大代誌》,楊彥騏著,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arrow
arrow

    台糖文學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